機械傷害 預防 對策 安全生產工作都要圍繞一個“防”字,即防止事故發生。
有針對性地對數控折彎機設備操作 過程中出現的事故進行分析,消除設備、設施、作業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為, 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避免或減少數控折彎機傷害事故的發生,并大大改善機械設備操作的安全狀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人身保護,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 機械傷害事故的概念和種類機械傷害是機械設備操作過程中常見的事故之一。
機械傷害,指機械設備與工具引起的 絞、碾、碰、割、戳、切等傷害,即刀具飛出傷人,手或身體其他部位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傷,被設備的轉動機構纏住等造成的傷害。已列入其他事故類別的機械設備造成的機械傷害除外,如車輛、起重設備、鍋爐和壓力容器等設備。 運動機械都可造成傷害,齒輪、皮帶輪、卡盤、聯軸節等都是作旋轉運動的。旋轉運動造成人員傷害的主要形式是卷帶、絞碾、擠壓和物體打擊。操作人員的手套、衣服、領帶以及長辮長發,若與旋轉部件接觸,則易被卷進或帶入機器。 機械設備零部件作直線運動亦可造成人的傷害。企業中用于金屬成型的沖床、剪板機、 刨床等都是作直線運動的。它們造成的傷害事故主要有撞擊、刺割、砸壓等。
造成數控折彎機傷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從安全系統工程學的角度來看,造成機械傷害的原因可以從人、機、環境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人、機、環境三個方面中的任何一個出現缺陷,都有可能引起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
(一) 人的不安全行為 1.誤觸開關或違章開機。操作者操作時注意力不集中或思想過緊張而發生誤操作或誤 第 1頁 共 5 頁 動作或操作者業務技術素質低,操作不熟練,缺乏正規的專業培訓以及監督檢查不夠。 2.違章作業,操作者不按規程進行操作。違章作業一般都是因作業人員缺乏安全知識, 心存僥幸造成的 認為一次違章不一定會造成事故。檢修、檢查機械時,忽視安全措施。在 線檢修時,未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如未斷電作業、電源處未懸掛警示牌等。不小心進入機 械危險部位或是未與操作人員聯系,盲目接觸機械危險部位。 3. 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
(二)物的不安全因素 1.設計不當致機械不符合安全要求,機械故障,防護及安全裝置失靈等。 2.安全防護設施不健全或形同虛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無安全防護設施;二 是機械設備安全防護設施損壞;三是解除了機械設備安全防護設施;四是作業人員未按要求 使用安全防護設施。
(三)環境的不安全因素 噪聲干擾、照明光線不良、無通風、溫濕度不當、場地狹窄、布局不合理等。
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措施與對策 機械危害風險的大小不僅取決于機器的類型、用途、使用方法和人員的知識、技能、工 作態度等因素,還與人們對危險的了解程度和所采取的避免危險的措施有關。 預防機械傷害包括兩方面: 一是提高操作者或人員的安全素質,進行安全培訓,提高辨別危險和避免傷害的能力, 增強避免傷害的自覺性,對危險部位進行警示和標志; 二是消除產生危險的原因,減少或消除接觸機器的危險部位的次數,采取安全防護裝置 避免接近危險部位,注意個人防護,實現安全機械的本質安全。
(一)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 2、 抓好三級安全教育和業務技術培訓、 考核。 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 做到 “四 懂”“三會”(懂原理、懂構造、懂性能、懂工藝流程;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3、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 4、按規定進行安全檢查或巡回檢查;5、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杜絕違章操作或習慣性違章。 (二)注重機械設備的基本安全要求 1、關鍵要抓設備結構設計合理,嚴格執行標準,把住設計關。在設計過程中,對操作 者容易觸及的可轉動零部件應盡可能封閉, 對不能封閉的零部件必須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 置:對運行中的生產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限速裝置和防墜落、 防逆轉裝置; 對電氣線路要有防觸電、防火警裝置;對工藝過程中會產生粉塵和有害氣體 或有害蒸汽的設備,應采用自動加料、自動卸料裝置,并要有吸入、凈化和排放裝置;對有 害物質的密閉系統,應避免跑、冒、滴、漏,必要時應配置檢測報警裝置;對生產劇毒物質 的設備,應有滲漏應急救援措施等。 2、機械設備的布局要合理 按有關規定,設備布局應達到以下要求: (1) 機械設備同距:小型設備不小于0.7m;中型設備不小于lm;大型設備不小于2m。 (2) 設備與墻、 柱間距:小型設備不小于0.7m; 中型設備不小于0.8m; 大型設備不小于0.9m。 (3) 操作空間:小型設備不小于0.6m;中型設備不小于0.7m;大型設備不小于1.1m。 (4) 高于2m的運輸線有牢固的防護罩。 3、 提高機械設備零、部件的安全可靠性 (1) 合理選擇結構、材料、工藝和安全系數。 (2) 操縱器必須采用聯鎖裝置或保護措施。 (3) 必須設置防滑、防墜落及預防人身傷害的防護裝置,如限位裝置、限速裝置、防逆 轉裝置、防護網等。 (4) 必須有安全控制系統,如配置自動監控系統、聲光報警裝置等。 (5) 設置足夠數量、其形狀有別于一般的緊急開關。 4、加強危險部位的安全防護 從根本上講,對于機械傷害的防護,首先應在設計和安裝時充分予以考慮:包括安全要求、材料要求、安裝要求。其次才是在使用時加以注意。如帶傳動通常是靠緊張的帶與帶輪間的摩擦力來傳遞運動的。它既具有一般傳動裝置的共性,又具有容易斷帶的個性,因此對此類裝置的防護應采用防護罩或防護柵欄將其隔離, 除對2m 以內高度的帶傳動必須采用外, 對帶輪中心距3m 以上或帶寬在15cm 以上.或帶速在9m/s以上的. 即使是2m 以上高度的 帶傳動也應該加以防護。對鏈傳動,可根據其傳動特點采用完全封閉的鏈條防護罩,既可防塵,減少磨損,保持良好潤滑.又可很好地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